路得記-01 黑暗時代的亮光


路得記猶如在黑暗底端的一絲亮光,使以色列歷史中這個無底的深坑變成為一道穿越黑暗的隧道,在這個混亂無序的世界中找到一條通向光明的出路。




1:1  當士師秉政的時候,……

        路得記在希伯來文聖經中被列在聖卷的部分,和其他四卷:雅歌、傳道書、耶利米哀歌、以斯帖記同屬於「節期的經卷」,於猶太人的特定節其中朗讀。猶太人或是將這五卷書收集在一起,或是將他們按照在以色列歷史年表中出現的先後秩序來編排;基督教的聖經按照希臘文及拉丁文手抄本的傳統,將路得記編排在士師記後面,因為路得記的開場白就說「當士師秉政的時候」,雖然一般人並不在意路得記在聖經中如何排列,但是士師記的時代背景確實能襯托出路得記的中心信息。

        路得記雖然一開始就指出故事是發生在士師秉政的時代,但它的結束卻指向大衛的時代--「俄備得生耶西;耶西生大衛」(4:22),顯然這是在大衛之後才完成的作品。猶太人的「他勒目」中將路得記的作者歸諸於撒母耳,但這不可能是正確。有人主張路得記的寫作是為了「擁護大衛家登基做王的權利」,因為在他的的先祖中包括了一位外邦的女子路得,批評者指責大衛是摩押人的後代;但是在大衛崛起、做王、後繼者爭權的全部有關王權穩定的內容裡,除了撒母耳上22:3-4提及他將父母暫留在摩押王處請他代為照顧外,絲毫未提及他與摩押人有任何關連,在族譜中具有爭議的另外還有喇合是迦南地耶利哥城中的妓女,她瑪是在城門口做妓女,與猶大生下子嗣的,這些並未曾被質疑;而且在4:19-22的族譜中,刻意強調波阿斯居第七位,大衛排列於第十位,而將默默無名的蘭、亞米達都排列進去,卻不將族譜追溯至猶大(猶大支派的族長)來彰顯大衛的合法性,使人對「擁護大衛家登基做王的權利」為路得記的寫作動機此種說法存疑。

        寫作的目的和成文的時間有著緊密的關聯,但路得記顯然是屬於較晚期的作品,強烈的證據就存在於路得記的經文本身,語文學者發現在路得記的經文中,存在著受亞蘭文影響的晚期聖經希伯來文的特色,這樣的文學特色屬於被擄流亡後的作品,路得記的內容對於強調血統純淨而否認異族間婚姻的尼西米宗教改革,不啻是一記強烈的抗議,對於緩和從巴比倫歸來的猶太人與淪陷後仍留在當地的猶太人之間的緊張,進而互相接納也有著很重要的警惕。也有許多人常將路得記視為教導婆媳之間相處之道,事實上路得記的信息比上述這些都來得深沉和重要。

        「當士師秉政的時候……」,這句開始的話將路得記的背景推至猶太歷史中的黑暗時代,士師秉政的時代猶如進入靈性的黑暗深坑中,充滿了戰爭、暴力、血腥,呈現出反覆不斷的悖逆行為。應該為民出戰的將軍因為不信與懼怕而不能得著勝利的榮耀;拆毀巴力祭壇的士師後來卻造了以弗得來行邪淫;應該帶領百姓敬拜上帝的士師,反而以荒誕的誓言將自己心愛的女兒獻為上帝所禁止的燔祭;身為拿細耳人的士師本應分別為聖的生活,卻不遵守在上的前的立約,行淫沾汙;應該在聖所服事上帝的祭司,卻甘心做一人、一族以弗得的祭司;應該救援自己妻妾的利未人不僅未伸出援手,反而將她一息尚存的身軀切成12塊,煽動支派間的戰爭以洩恨;各支派間不同心抵抗外敵,反而殘殺族人,導致其中的支派面臨滅種的危機……。這些支派間的緊張衝突,為土地與領土的爭奪、貪戀政治權力的領導者、極度的個人主義、道德混亂、社會失序脫軌、搖擺在敬拜上帝和敬拜巴力之間,猶太人已經完全失去了對上帝、對自己、對他人應有的忠誠和信實,在士師記中重複出現的話:「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正是這情景的寫照。

        路得記猶如在黑暗底端的一絲亮光,使以色列歷史中這個無底的深坑變成為一道穿越黑暗的隧道,在這個混亂無序的世界中找到一條通向光明的出路。同樣面對保存一個家系的命脈的問題,路得記解決的方法卻不再是支派之間的暴力、搶奪、強暴、殘殺,而是透過一位婦女的膽識與關懷的行動,以及一位男性領導者挺身而出的回應,在上帝的眷顧中得到解決。士師記以土地的奪取佔領為生存之道,視未能完全趕出異族為導致猶太人最終敗壞的原因,在路得記中土地不再是被取得與占有,而是藉著分享而彼此眷顧,成為平安與蒙福之地;在路得記裡,異族間的共存共榮反映出來的是一個安寧祥和的社區生活,以及在人們彼此之間忠誠與慈愛的關係,如果「各人任意而行」是士師記的寫照,那麼,路得記正可幫我們對「如何才是遵行上帝旨意的生活」這個重要的問題尋求回答。

        一個武士去山上尋找智者,向他詢問何為天堂?何為地獄?智者靜而不答,武士大怒,揮刀架於智者頸上,智者曰:此為地獄,武士頓感慚愧,收刀入鞘,智者曰:此為天堂。天堂或地獄不是在於某個地理位置,也不僅僅是存在於人的內心意念,更是具現在於人現實生活的人際關係之中,這個事實,可從士師記和路得記的對比中看出。
默想
  1. 我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家庭、教會、職場、社會)如何?我是否對上帝、對自己、對他人都具有忠誠信實的特質? 
  2. 「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彌迦書6:8),先知的話對我有甚麼啟發? 
  3. 教會要如何才能營造像路得記一般安寧祥和、彼此眷顧的團契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回應或分享心得:
(歡迎指出應更正之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