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得記-07 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耶和華上帝是向著將來開放(open-end)的上帝,而不是被人的傳統、種族、文化......所封閉(closs-end)的上帝,因此,一個摩押的女子路得,如同亞伯拉罕的走向未知之地,也如同以色列人一樣的成為上帝的百姓



1:15 拿俄米說:「看哪,你嫂子已經回她本國和她所拜的神那裡去了,你也跟著你嫂子回去吧!」
1:16 路得說:「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你往哪裡去,我也往那裡去;你在哪裡住宿,我也在那裡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
1:17 你在哪裡死,我也在那裡死,也葬在那裡。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不然,願耶和華重重地降罰與我。」
1:18 拿俄米見路得定意要跟隨自己去,就不再勸她了。




路得回答拿俄米的話(16),幾乎已經成為媳婦與婆婆之間的關係的經典教材,但是我們應該清楚,她們所面對的是家庭生活中特殊的而非一般的情況,拿俄米允許媳婦們有不同的選擇,甚至極力的鼓勵、苦勸路得做出和此不同的選擇,路得的決定也是拿俄米原來所極力反對的,最後她對路得的決定只有緘默:「不再勸她」,而沒有任何興奮、滿意的表達,緘默也可能是表示不滿、失望、憤怒;如果故事就此結束,我們根本無法猜測緘默在此所代表的意涵。重要的是,從來就沒有一種文化傳統與生活情境可以將之一成不變的直接套用在另一個不同的情況之中,也沒有一種固定的倫理、道德的選擇可以放之四海皆準,路得的決定,可以成為所有人與人之間愛與忠誠的精神典範,卻不應成為制約行為的律法條例,否則它所製造的只是更多的婦女(媳婦)被壓迫、犧牲,愛與忠誠(婆媳)的關係被扭曲、變質,以及所謂「媳婦熬成婆」的意識形態而已。

俄珥巴「已經回她本國和她所拜的神那裡去了」,「本國」指的不只是國家,也是指族人、親屬、人民。但是路得決定跟隨拿俄米回去耶路撒冷,路得逐字覆述的回應著拿俄米的話,以路得的聰明才智,以及當時在近東地區不同民族、宗教間的衝突(即使今日不也是如此?),路得必然預知其中必須面對的困難,一個被鄙視自身所屬的種族、宗教的異族社會中的寡婦,要照顧另一個年老的寡婦,更是困難。路得不只是要適應一個新的環境,而是必須先放棄自己的文化、傳統,不是多敬拜一位神,而是必須先放棄自己原來的信仰來敬拜獨一的耶和華上帝。路得宣告她的回答不是暫時性的短期決定,而是終身的交託:「你在哪裡死,我也在那裡死,也葬在那裡(16),我們合理的認為年老的拿俄米可能會比路得先死,但是路得不是只有照顧到她離開世間,甚至也將埋葬於此;在古代近東的文化裡,埋葬在自己祖先世代相傳的處所是極為重要的事情,以色列人也將約瑟的遺骨從埃及地帶往雅各所買的地安葬(約書亞記24:32)

拿俄米提到以色列的上帝時都使用「耶和華:YEH-HO-VAW」這個尊稱,這是上帝特有的名字(出埃及記3:15),在提到摩押人的神時使用的都是使用一般性的稱呼「神:ELOHIN」,我們不應該忽略這個重要的差別,雖然處身於摩押地,摩押人敬拜的神是基抹,但是對拿俄米而言,她只認識、敬拜一位上帝,就是耶和華上帝。在過去的日子(10)之中,路得或許聽過關於以色列上帝的事,無論是從她的丈夫或從拿俄米;如今路得所面臨的選擇:跟隨俄珥巴回摩押地,或跟隨拿俄米回耶路撒冷,正如約書亞給以色列百姓的選擇(約書亞記24:15),但是路得所表現的愛與忠誠和士師記裡以色列人一再背約的循環(以色列人行惡事→受外邦欺壓→呼求上帝→興起士師→國中太平→以色列人又行惡事)成了強烈的對比。路得的決定就像亞伯拉罕的走向未知之地。但是路得不像以色列人曾在埃及地經歷耶和華的權能拯救,在曠野經歷耶和華的餵養眷顧,在這10年中她所經歷的只是窮困及死亡;她也不像亞伯拉罕有一個明確的呼召,有一個應許之地在等候她;然而她依然選擇了跟隨拿俄米,路得的回答從:「你的神就是我的神」(神:ELOHIN),到最後成為一個立約的形式:「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不然,願耶和華重重地降罰與我。」這是一個以自己的生命所立的約,也是以上帝之名(耶和華:YEH-HO-VAW)所立的約,這是路得首次求告上帝的名。不要認為路得的選擇是因為相信在耶路撒冷必有豐盛的預備,事實上當她們回到耶路撒冷時,拿俄米說:「耶和華降禍與我,全能者使我受苦」(21),可知她並不事先認為這個旅程的終點就會是苦難的解決與結束,只有無知的信仰者會要求上帝讓生命中的每個經歷都有讀者文摘般的完美結局,「即或不然」的態度才是信仰應有的堅持。

路得對上帝的認識或許仍然懵懵懂懂、一知半解,但是信仰不在於所「知道」的有多少,而是在於所「相信」的有多少;「信仰自由」並不是在於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喜愛、利益來選擇上帝,而是在於人可以自由的將他對上帝的信心實踐在日常生活中。耶和華上帝是向著將來開放(open-end)的上帝,而不是被人的傳統、種族、文化......所封閉(closs-end)的上帝,因此,一個摩押的女子路得,也如同亞伯拉罕的走向未知之地,也如同以色列人一樣的成為上帝的百姓。主耶穌說:「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馬太福音7:7),耶和華上帝是願意人來認識祂、經歷祂、信靠祂的上帝。「 因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羅馬書10:13)

默想


  • 上帝權能拯救的作為,你「相信」多少? 你多久沒有求告主的名?
  • 詩歌:望主愛疼手牽你




當黑雲直直罩來,我的信心猶原在,
當大風浪未會息,主的岸導我來近倚,
世間苦楚攏未停,我的盼望惦佇天,
雖罔失志有時會,主的疼叫醒會反悔,
未曾求叫主的名,未會明白祂的愛,
你豈知影主疼你?
好若親像老父疼子兒,
未曾求叫主的名,未曾明白祂的愛,
你若失落平安,心肝厭倦傷悲,
望主愛疼手牽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回應或分享心得:
(歡迎指出應更正之處,謝謝!)